关于对政协大姚县第*届委员会第*次会议第***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吴光艳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重建大姚彝剧团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你多年来对全县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你的提案,县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彝族是*个古老悠久的民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民间艺术,并不断向前繁衍和发展。在举办火把节、插花节、赛装节等彝族节日的时候,演唱《梅葛》就成了彝族表情达意的艺术活动;在彝族的婚嫁中,“哭嫁”、“背新娘”、“抢亲”、“抢床”等活动,无论山野、田间、行路,吃松毛酒、串姑娘房和谈情说爱等活动,具有明显的戏剧形态或戏剧因素。****年昙华乡的业余文艺队根据彝族人民生活中出现的新人新事,先后编演了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综合为*体的民族文艺节目,如《牧羊在林中》、《买肥猪》、《做活懒洋洋》、《筛子不漏水》、《半夜羊叫》等,深受得到了县内各族群众的喜爱,被群众们称之为“彝族戏”。****年**月,国家文化部在大理召开“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大姚昙华乡(中国彝剧发源地)业余文艺队编排的彝族戏《半夜羊叫》和《青年们的心》在会上演出后,受到了与会同志的赞扬,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并且把这种彝族戏正式定名为彝剧。
****年大姚县文工团成立,****年州人民政府在大姚县文工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楚雄州彝剧团(团址在大姚),****年楚雄州彝剧团搬回楚雄,大姚县恢复了县文工团,****年县文工团更名为大姚县民族艺术团。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国有艺术团体制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文政发〔****〕**号)、《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文化厅关于加快全省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云宣通〔****〕**号)和《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楚雄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楚雄州财政局、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楚雄州文化体育局关于加快我州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楚宣通〔****〕**号)精神,大姚县民族艺术团于****年*月转企改制,转为国有企业,改名为大姚咪依噜彝剧演艺有限公司。大姚咪依噜彝剧演艺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承担着彝剧保护和传承等重要职责,积极开展彝剧的创作、编排、演出,创作编排了《马缨花又开》《过桥》《巧调解》《懒汉脱贫》《杨大爹脱贫》《买猪》《乡里乡情》等优秀剧目。****年创作大型彝剧《马缨花又开》作为我州首部反映脱贫攻坚的大型彝剧,参加全州新剧节目汇演荣获综合*等奖和综合表演*等奖;****年编排彝剧《金马碧鸡》参加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举办的“****云南省民间故事展演”活动,荣获*等奖;创作、编排的彝剧《文明新彝村》参加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民委举办的云南省第*届传统戏曲展演,荣获“优秀示范奖”和“优秀组织奖”;提升打造革命题材大型情景剧《赵祚传》作为党史教育学习教科书,并参加****年楚雄州新剧节目展演。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彝剧传承和发展工作。*是积极争取重视和扶持。县财政按时足额拨付咪依噜彝剧演艺有限公司经费***多万元。****年争取项目资金***万元,切实推进县文化馆展厅建设、*个乡镇文化站提升改造、*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个村级文化活动室设备配置等项目建设。****年争取项目资金***万元,实施*个乡镇文化站提升改造、*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文艺队设备配置等项目;以城区*大节日和昙华彝族插花节、*台彝族服装节、赵家店彝族火把节、湾碧傣族窝巴节等*大民族传统节日为平台,积极搭建彝剧创作和演出平台。*是推进彝剧传承和保护政策实施。大姚彝剧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县共有彝剧传承人**人,其中国家级彝剧传承人*人、省级彝剧传承人*人。彝剧传承人普文学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彝剧传承人吴红友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强化本土彝剧人才培养。通过专题辅导、分期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县乡彝剧创作和表演队*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规范城乡业余文艺团体管理,制定出台了《大姚县城乡业余文艺团体管理办法》,对城乡业余文艺团体登记备案、活动开展等进行规范管理,使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充分发挥大姚咪依噜彝剧演艺有限公司和全县**支农村文艺队演出专长,积极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年大姚咪依噜彝剧演艺有限公司承办了建党***周年系列演出活动,并导演庆祝建党***周年文艺晚会。创作小彝剧《扶贫情》,全面展示共产党员在村乡振兴战略实施中“舍小家为大家”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抓文旅品牌创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依托大姚县“咪依噜的故乡、彝剧的诞生地”底蕴深厚、神奇古老的彝族文化,激活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才艺展示与旅游的深度嵌入,以文旅品牌创建带动民族地区旅游持续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昙华山创建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生态之乡”“云南省风景名胜区”“彝剧的诞生地、咪依噜的故乡”,申报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扶贫示范乡。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扶持项目,推进彝剧的创作和演出,推动彝剧的传承和发展。*是定期举办彝剧创作表演培训班,组织*馆*站工作人员、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文化工作业务培训,对花灯、梅葛、彝剧表演文艺骨干进行技能培训。从州彝剧团邀请专家来指导,提高我县的专业团体和业余团体的彝剧表演水平,并且输送人才到专业院团跟班学习,提高个人的彝剧表演能力。*是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对彝剧扶持,结合“***”规划实施、乡村振兴等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文化职能作用,鼓励专业团队和业余团体创作、编排和演出彝剧。举办和彝剧相关的各种演出活动,让彝剧有更好的展示平台,提高我县的彝剧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彝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彝剧的创作、编排和演出中来。*是推进公共文化资源重心下沉。充分整合各类群众文艺资源,统筹开展文艺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乡、文化展览等文化服务,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是依托大姚县古老、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旅品牌创建推动旅游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创新。*是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利用率,切实建、管、用并重,使农村文化设施建得好、用得好。扎实推进文化进乡村活动,探索建立与学校、社会组织等方式开展文化活动模式。依托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巩固提升数字文化服务水平。
在此,再次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我们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张磊 电话:****-*******)
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
****年*月**日